近年来,为顺应灵活就业人员求职需要,山东省济宁市大力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架起灵活就业人员就地就近就业“暖心桥”,全力服务各类市场主体用工。
一是线上线下“双驱动”,打造“互联网+零工市场”。根据群众需求,合理规划设置功能服务区、交流洽谈区、维权服务区三个服务区域。在充实完善线下服务的同时,同步推进线上公益零工市场建设,开发“泉源就业掌上通”微信小程序,设置“找零工”和“找零活”两个匹配专区,日均动态更新需求10条以上,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人主体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服务。
二是准定位精服务,打造“多元求新”对接平台。面向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开展专场招聘,累计举办招聘活动142场次。创新县、镇、村三级联动招聘,把灵活用工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组织开展“技能微课”职业培训,满足灵活就业人员多元化技能需求和就业需求。截至目前,我县零工市场登记灵活就业人员800余人,日达成雇佣人数10人左右。
三是聚焦零工服务,打造“就业形态”新体系。结合“社区微业”行动,开辟社区加工点,强化链接企业短期招工需求和灵活就业需求能力,打造“15分钟灵活就业圈”。联合县委统战部设立“光彩作坊”24处,扩大厂房式、车间式、居家式作坊规模,带动就业500余人,人均月增收1800余元。创新引入“阳光大姐”家政公司长期入驻市场,为求职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联合公安、行政执法等部门开展“打击非法用工”专项行动,规范灵活用工。(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