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就业创业 > 正文

泰州推进个性化就业技能培训工作 培育紧缺型工种

更新时间:2016-08-26 17:50:47点击次数:1394次字号:T|T


  近日,泰州市人社部门公布2016年就业技能培训紧缺型工种目录,引导培训机构增加紧缺型工种培训项目。这是人社部门突出个性化就业培训、打造泰州人力资源技能新优势的又一举措。


  2015年以来,泰州市人社部门深入推进个性化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努力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全市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8.41万人,培训合格率达98.5%,培训后就业率达84.33%,其中获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0.15万人,初级工3.53万人,中级工2.52万人,高级工0.77万人。


  全面掌握,了解“个性”


  据了解,泰州市人社部门已建立起紧缺型培训工种需求随时随机抽样调查制度,及时了解企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和技能培训需求。同时采取召开推进会、座谈会、实时沟通等方式,与企业建立定期、不定期的常态化对接机制。


  人社部门还成立了就业技能培训顾问团,在全市范围内选择重点产业、重要行业的200家企业建立岗位技能对接联络员制度,及时了解企业对培训计划、培训专业、培训内容、培训人数等方面的需求情况。同时,人社部门每个季度召开一次校企对接座谈会、洽谈会,指导各类培训机构紧扣产业、行业、企业特点及时调整培训项目,进一步贴近岗位实际需求。


  为加强岗技对接,泰州市人社部门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用工需求,建立了工种目录实时调整机制,全市目前各类贴近岗位实际和劳动者需求的培训工种近100个,培训的基础能力不断增强。同时进一步加强校企对接,2015年指导各类培训机构及时调整培训项目16个,既推进了个性化就业培训,又促进了培训机构自身发展。


  充分培植,彰显“个性”


  泰州市先后出台文件,在全市实施个性化培训“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城乡劳动力免费培训获证奖补政策,对培训获得专项能力、初级、中级、高级及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培训补贴,参加46个紧缺型工种培训的劳动者每年可享受一次培训补贴。


  同时,推行“一企一策”,坚持“合时、合地、合人”的原则为企业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引导企业实行“招工一人、培训一人”制度,先后为林海集团、罡阳股份、梅兰化工、中盛光电等40多家企业开展60多个工种的个性化技能培训,开办“泰隆班”、“新浦班”等定向委培班,培训劳动者1.6万人。推行“一行一策”,结合泰州市产业特点,不断加强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对接,先后组建如不锈钢制造、小提琴制作、电子信息和医药制造等20个重点产业技能人才培训中心,年培训能力达6万人。推行“一园一策”,建立歌德电商生态园、泰兴化工园区、医药高新区等各具特色、适应园区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培训模式,为园区培养和输送2万多名技能人才。推行“一地一策”,结合当地实际,打造出独具地方特点的靖江焊工、泰兴市化工操作、兴化脱水蔬菜加工等培训品牌,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此外,人社部门着力打造“一地多品”。聘请行业专家、企业优秀高技能人才130多人兼职任教,提升培训质量。突出打造“家门口”培训模式,开展“免费技能培训进社区、村”服务活动,真正做到“学校开在家门口,培训送到田间头”,开展家门口培训1.8万多人。


  全力强化,保障“个性”


  泰州市人社部门将个性化培训作为人社部门服务项目大突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直接、最实在、最具体的工作举措,制订了年度培训计划,调整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对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对企业组织职工参加培训,经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分初、中、高三级,分别直补给企业每人50、100、 150元的鉴定补贴,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培训标准制定、教材题库开发、师资培训、质量督导、职业技能竞赛、评选表彰等基础工作给予资金支持。


  同时,人社部门培训管理迈向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构建“三位一体”监管防控体系。一是对培训过程实施第三方监管,委托第三方监管机构随时随机抽查课堂授课情况,监管结果作为申请补贴的主要依据;二是对培训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加强对培训管理机构监管,对培训授课真实性进行审查,控制管理漏洞;三是加强考核发证管理,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按照鉴定规范和工作流程严格考核发证,人社、财政部门对职业技能鉴定过程进行不定期巡查。此外,全面推行职业技能培训实名制管理,提高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化监管水平,全面保障个性化就业培训取得新成效。(记者 陈羚)


   来源:中新网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