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收促就业 瑞昌市“三点着力”助力公益性岗位送到家
更新时间:2022-06-13 09:10:22点击次数:466998次字号:T|T
民生经济网讯 稳增收促就业,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近年来,瑞昌市人社局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确保公益性岗位政策精准有效落地,充分发挥政策兜底保障作用,促进社会充分就业,持续完善“稳就业”长效机制。 一、合理开发,严控岗位规模。 公益性岗位的开发...
民生经济网讯 稳增收促就业,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近年来,瑞昌市人社局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确保公益性岗位政策精准有效落地,充分发挥政策兜底保障作用,促进社会充分就业,持续完善“稳就业”长效机制。
一、合理开发,严控岗位规模。
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应遵循“因事设岗、适度开发、按需定员、总量控制”的原则,在规定的开发范围内,结合我市就业形势、本部门公益性岗位开发实际、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和资金承受能力,科学确定公益性岗位数量和类别。按照"谁认定、谁管理"的原则,及时将已认定的公益性岗位有关信息录入"江西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并实行动态管理。
二、明确对象,充分发挥促就业作用。
坚持公益性和安置对象的特殊性,公益性岗位设置对象重点结合“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情况、就业困难人员等,优先安置且有能力胜任岗位工作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把就业兜底保障政策用足、用好、用出成效。
三、强化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对开发的公益性岗位按照“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原则,建立健全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岗位开发、信息发布、人员聘任,待遇保障、公开公示、日常管理、补贴落实等工作要求。建立公益性岗位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加强数据比对,动态掌握岗位设置、人员在岗和领取补贴情况。对安置非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虚报冒领骗取补贴、"吃空饷"等违法违规情形,及时纠正查处,清退违规在岗人员。
截至目前,瑞昌市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10人,其中脱贫人员264人、三类人员24人、残疾人151人,共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37.85万元。( 吴洁)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罗少雄)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
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