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决策参考 > 正文

全面解码草案 除救助本人及近亲,个人发起募捐属违法

更新时间:2016-03-10 10:58:17点击次数:947次字号:T|T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法律都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法律,如立法法、物权法等”

 

“慈善法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更大的意义在于,我们的社会需要营造一种向善的氛围”

 

历经10年,慈善法草案9日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部慈善领域的法律。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慈善法草案将对捐赠人、受益人、志愿者、慈善组织、政府部门,乃至全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就称这一草案“分量很重”。慈善法草案起草参与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慈善法草案提交全国人代会审议,是“破例”。

 

据郑功成介绍,由全国人代会审议通过的法律都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法律,如立法法、物权法等,而慈善法草案并非基础法律。“慈善法草案提请全国人代会审议,更大的意义在于,我们的社会需要营造一种向善的氛围。”郑功成表示,慈善法的制定和实施,能提高全社会的慈善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其中,也让我们的扶贫攻坚努力得到更多社会支持。 “在这样一个全国人民关心的大会上审议慈善法草案,能够更大地促进全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和了解。”

 

“但慈善法仅仅是一个开端。”郑功成称,慈善事业的推动,仅仅靠慈善法是远远不够的。“更好的慈善,是制度性文明推动和造就的。”郑功成说,未来,中国还必须在税制、慈善机构内部治理、慈善机构行业自律、政府与慈善机构关系的梳理等多个方面下功夫,以制度来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法案组副组长阚珂则表示,这个法律是一部规范慈善事业的完整的法律,从总则到附则都是亮点。

 

准确定义慈善

 

“要按照慈善自愿的原则来做,不能搞摊派”

 

阚珂介绍了慈善法草案的背景:慈善有三大特性,慈善和慈善活动具有自愿、无偿和不可收回性,也就是说做慈善是没有回报的,捐出去的钱和物是不能再收回来的,同时也不能从事营利性活动。“搞慈善比如募捐,要求是自愿的,就不能摊派,原来我们有一些做法、有一些活动,比如局长捐200元、副局长100元、处长50元,我们要按照慈善自愿的原则来做,不能搞摊派。”

 

阚珂在采访中表示,慈善是无偿的,因为它是不求回报的,这是非常重要的特点。“捐出来的财产不能收回,对此,草案对慈善组织和慈善项目剩余财产的处理做了规定,慈善组织活动到一定程度,可能就要清算。

 

规范财产处理

 

“剩余的善款,转给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慈善组织”

 

对于慈善组织剩余财产的处理,草案引用在慈善理论上的近似原则,一个慈善组织要清算终结,应由民政部门将剩余的善款转给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慈善组织。

 

做慈善项目也是这样,一个慈善组织有若干个项目,这个项目募来的钱,把项目做完以后还有剩余,那也是按照相近或相同的原则转给其他项目去做,不能够收回去。

 

此外,非营利性也是重要特性之一。慈善组织募来的财产,不能在慈善组织的发起人、工作人员内部去分配。慈善组织受赠受捐后,不能随便使用,也不能随便分配。

 

明确谁来募捐

 

“个人搞募捐,对募捐者没办法监督”

 

草案明确的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也就是说,个人不能再搞募捐,那么个人能否发布个人求助信息?城乡、社区、单位内部能否组织捐款捐物活动?

 

阚珂分析,这部法律立法原意是个人不能搞募捐,“为什么说不要个人来做这件事呢?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包括大家已经很熟悉的一些发布虚假信息、携款潜逃等现实尴尬问题。”个人募捐目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对于这样的行为慈善法不提倡、不主张,原因就是没有规范的管理,行为也不规范,对募捐者没有办法监督,他募来的财产和个人的财产也很难划得清楚。”

 

双方变成三方

 

“现在慈善由双方变成了三方,中间是慈善组织”

 

“现在捐赠中发生了各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你把钱捐给他了,比如你捐给他500万,花了200万的时候病治好了,剩下的300万怎么办?捐赠人给他退回去?他可以不退,因为你捐给我了。捐给我了,本法是不调整、不适用的,但是适用合同法,你给了我的就成我的了,我愿意怎么用就怎么用,所以法律上没有办法管,只是一个道德的限制。再有一种情况,也是捐了这么多钱,用了一部分的时候,病人去世了,剩下的钱亲属花了,捐赠者也没法管,只能道德谴责。”

 

按照草案的设定,现在的慈善是由双方变成了三方,有捐赠的,有受益的,中间是慈善组织,由慈善组织来做这样的事。此外,对于个人向特定的对象进行一对一捐赠的行为,慈善法并不禁止,这虽然也是一种慈善,但它不是规范地通过慈善组织所做的慈善。

 

扩大公募主体

 

“符合公募条件的组织,要申请取得公募资格”

 

慈善法草案对慈善组织的公开募捐资格也做了规定,目前可以开展募捐的组织主要是红十字会、公募基金会,包括中华慈善总会、地方设立的慈善组织,私募基金会不能开展公募活动。

 

按照草案设计,实际扩大了公开募捐的主体范围,为做慈善的主体扩容,将来符合法律规定公开募捐条件的组织,它要去申请都可以取得公开募捐的资格。

 

据阚珂介绍,长期从事扶弱济困呼吁募捐的媒体将受到慈善法的限制,只能呼吁不能再搞公开募捐了。“什么叫新闻报道、什么叫发布慈善信息?这也得有界定。”阚珂分析称,比如某一个人现在得了疾病需要大家捐赠,他有难处了,媒体报道出这件事是可以的,但是媒体要呼吁社会把钱捐给他或者捐给媒体再转交给他,按照草案的规定是不可以的,因为遇到了问题媒体也担不了责。 如果募捐里面有欺诈,法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要追究治安管理处罚责任。所以今后对媒体怎么发布慈善信息恰当,法工委也一直在研究,大家本都是一片好心意,但是容易在这上面出问题。

 

区分求助、相济、公募

 

“本人、家属、近亲的呼吁应该看成个人求助”

 

草案规定,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公益组织可以采取网络募捐,并规定了网上募捐的程序和流程。个人则不能搞网上募捐,也不能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公开募捐。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慈善法律中心执行主任黎颖露称,而如果是为了救助本人及近亲属以外的他人在网络上发起的个人募捐,属于非法募捐,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出台后,无论是不是公众人物,只要以个人名义发起募捐,都属于违法行为。

 

“现在的朋友圈太大了,一个圈套一个圈,目前的考虑是不能这样做(不能通过朋友圈募捐)。”阚珂分析称,比如说一个生病孩子的父亲在网络或者微信朋友圈为他发布求助信息,可以视为个人求助,不会视为公开募捐而被禁止。按照慈善法草案的立法宗旨,本人、家属、家庭成员、近亲属的呼吁应该都可以看成个人求助,但是朋友呼吁募捐则要分具体情况、具体考量。比如说一个大学生,在班级内为同学募捐,大家给他捐钱没有问题,这带有相济性质,类似非公募,这个没有问题。但如果面向社会,恐怕就有问题了,是一个公开募捐的方式。

 

企业做慈善免更多税

 

“对企业的优惠又增加了新的规定”

 

慈善法草案对企业的优惠又增加了新的规定,据介绍,现在企业所得税法第9条规定,企业捐赠的数额在当年企业利润12%以内的,减免企业所得税。比如捐了100万,100万没有超过利润的12%,就免25万的税,税率是25%,那25万就不需要交了。

 

在此基础上,草案又增加了规定,即企业慈善捐助支出超过法律规定的,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三年内再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就是原来扣12%,今年捐了利润的36%,我今年扣12%,明年可以继续扣12%,后年还可以扣,扣三年,原来捐了36%,有12%抵税了,还有没有抵税的可以继续抵,鼓励企业更多捐助。

 

慈善工作者设收入上限

 

“坐头等舱、住高级酒店、修豪华办公室等,都不合适”

 

据介绍,立法专家们在立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意识,就是对慈善组织及工作人员的限制性规定,慈善组织应按法定比例使用善款,慈善组织工作人员应设定收入上限。

 

阚珂分析称,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本身并不是做慈善的,而是拿工薪的工作,但慈善组织的钱是社会公众的,所以对他要有约束。按照草案的规定,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不能超过当地当年平均工资水平的两倍。

 

慈善工作本身具有公益性,因此慈善组织的工资、福利水平不能高,慈善组织不能搞豪华的享受,比如坐飞机头等舱、高铁商务座,住高级酒店、修建豪华办公室等,这些都不合适。

 

权威解答

 

  一、以后个人求助捐款该怎么办?

 

阚珂解释,个人募捐与个人求助有相似之处,虽然慈善法草案禁止个人募捐,但并不禁止个人求助。据阚珂分析,个人遇到困难了,家人遇到困难了,个人向社会募集一些钱来解燃眉之急,法律不禁止;有善人帮助他,也很正常。所以个人求助行为慈善法草案不禁止,也不调整,要不要捐?让公民自己去判断。

 

二、怎么申请慈善组织登记?

 

据介绍,现在三类组织的登记都采取了双重管理模式,一是有业务主管机关,另外一个是有登记机关。本法出台之后,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登记。也就是说,将来大部分慈善组织都要直接登记,这也是贯彻简政放权的改革要求。

 

成都商报记者 周茂梅 综合新华社

 

我想问问

 

? 我如果有困难去网上求助,可以吗?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法案组副组长阚珂介绍,慈善是利他,利己就不是慈善了,它是个人求助,法律不限制。作为一个好心人,要不要给别人捐款,捐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得自己去判断。

 

√ 可 以

 

? 我的家人得了大病,能发起微博募捐吗?

 

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慈善法律中心执行主任黎颖露介绍,对于网络上个人发起的募捐行为,一般分为自助和助他两类。如果是为了救助本人或者近亲属在网络上发布求助信息,都应该认定为个人求助行为,慈善法草案不禁止。

 

√ 可 以

 

? 朋友如果遇到了困难,我可以发起募捐吗?

 

阚珂介绍,如果一个大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大家在班级之内给他捐款没有问题,这带有相济性质,类似非公募。但如果面向社会,是一个公开募捐的方式,恐怕就有问题了。

 

分情况

 

? 我可以为陌生人在网上发起募捐吗?

 

草案规定,个人不得采取公开募捐方式。所以,如果你想帮助其他人,你可以与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黎颖露表示,法律出台后,无论是不是公众人物,只要以个人名义发起募捐,都属于违法行为。

 

X 不可以

 

? 想捐钱必须经过慈善组织吗,我可以直接捐吗?

 

草案明确,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包括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开募捐和面向特定对象的定向募捐。所以,你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

 

√ 可 以

 

? 单位总是组织捐款,我可以说“不”吗?

 

草案规定,向单位或者个人摊派或者变相摊派的,将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募捐活动。

 

√ 可 以

 

? 我是一名企业家,捐款能减免税收吗?

 

草案提到,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同时,为了鼓励慈善活动,草案还规定,慈善组织、受益人都将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 可 以

 

? 网上经常看到求助募款信息,我也可以发吗?

 

X 不可以

 

? 如果我是慈善工作者,可以坐飞机头等舱出行吗?

 

慈善工作本身具有公益性,因此慈善组织的工资、福利水平不能高,慈善组织不能搞豪华的享受,比如坐飞机头等舱、高铁商务座,住高级酒店、修建豪华办公室等,这些都不合适。

 

X 不可以

 

如果我是受捐人,信息可以被随意公开吗?

 

捐助者拿受捐者做宣传、受捐者个人隐私被公开,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对此,慈善法草案规定,开展慈善服务,应当尊重受益人的人格尊严。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客户端

 

  X 不可以

 

 

(来源:成都商报)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