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内江市威远县向义镇水口村,这里是设施全县蔬菜种植的发源地,同时辐射邻近村建成了万亩大棚设施蔬菜产业基地。水口村大棚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蔬菜产业的新农人领头雁——刘念,他是一名退伍军人,退役后,他怀着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返乡创业,带领水口村村民努力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使蔬菜产销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长足发展,规模由小到大、销售由近及远、效益由低到高,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基础。在他的带领下,水口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本人先后荣获“四川省最美退役军人”、“四川省十大杰出村官”等多项荣誉。
返乡创业“追梦人”
1995年从部队退役后,刘念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与梦想,毅然回到家乡向义镇水口村,开始创业之路。刚开始接触大棚蔬菜种植时,因为种植技术、管理经验不成熟,刘念栽了不少跟头。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反而借助在部队磨砺出的坚韧不拔精神,重新振作、继续努力。他认真学习,利用书籍、网络拓展知识,并外出向经验丰富的种植大户取经,再结合水口村的地理环境反复实践、探索,终于成功开始了大棚蔬菜规模化种植。
凭借不懈的努力,新农人刘念不仅在种植技术上取得突破,还成功推动了蔬菜的聚散营销。他先后成立了金石湾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刘念家庭农场,逐步成为当地大棚蔬菜种植的“土专家”,不仅精通蔬菜种植技术,还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乡村致富“带头人”
2017年,刘念开始担任水口村村主任,身份的转变并没有动摇他为家乡做贡献的初心。“一个地方要发展,没有产业做支撑,一切都是空谈!”刘念深知,水口村虽然有种植大棚和露地蔬菜的传统,但由于村民市场消息不灵通,销售渠道不畅,集中上市时期,蔬菜经常烂在家里,村民种地收益并不高。
自2019年刘念被选举为党总支书记后,为了破解这一瓶颈,他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村“两委”班子深入调研,发现水口村的闲置土地较多,为积极响应政策带动家乡发展,经村“两委”多次开会讨论研究与实地考察,结合村子实际情况,决定大力推广大棚蔬菜规模种植。
为了当好大棚蔬菜产业发展的领路人,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刘念以优良的党员作风和扎实的军人品质带领村“两委”开拓创新,由村党总支提议、创办、成立威远县向义镇水口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村党总支书记刘念担任法人,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建成智能育苗大棚1个、威远县精品果蔬冷链集配中心1个,依托村集体土地,成立威远县向义供销社,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三社融合”发展,形成精品“两蔬”育苗、种植、供销产业循环链。目前合作社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种植户3000多户,种植蔬菜6000余亩,年产蔬菜3.5万吨,畅销全国各地,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在刘念的带领下,2017年至今,水口村人均收入从0.54万元提升至2.7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0.8万提升至21万元。
产业发展“领路人”
为了给大棚蔬菜产业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刘念对上不断争取资金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654亩,新修蓄水池12口、维修整治堰塘4口、整治渠道1000米、硬化生产便道15余公里等,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针对蔬菜产业发展难点、堵点,新农人刘念积极谋求新路子,带头整合村专业合作社、蔬菜营销中转站、营销队伍等,引导种植大户、营销能人成立家庭农场18个,以农民夜校讲解、入户指导等方式传授大棚种植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新发展模式等,推动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使蔬菜种植规模、质量和效益逐步提升。如今的水口村大棚蔬菜整齐划一,成为全村致富的支柱产业,为全县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先进经验。
“大家信任我,选我做村干部,要么我不做,要做就做好。”刘念在村党组织书记竞职演讲时说。这不仅是一名村干部对全村老百姓的承诺,更是一名党员建设家乡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决心。如今,不断壮大的蔬菜大棚产业不但承载了他回归乡村发展的理想,也为水口村带来“产业强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张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