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榜样力量 > 正文

红色基因代代传 红军后代帮困扶贫情系老区

更新时间:2020-04-26 10:46:55点击次数:79187次字号:T|T

      4月23日,安徽省金寨籍老红军子女周仪春、李红夫妇再次从南京来到他们长期帮扶的几个贫困户家中,嘘寒问暖、奉献爱心。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们与周仪春夫妇早已成为好朋友。周仪春的父亲叫周昆,1910年2月出生,斑竹园人,曾任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是1929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
李红的父亲叫李世斌,1914年11月出生,桃岭人,曾任空军闽北机场办公室主任,也是一名老革命。
      周昆和李世斌是老战友、关系很铁,于是到了孩子长大成人时,他们便为孩子们作了主,让周仪春和李红结为夫妻。
      这两个革命家庭都具有良好的家风家教,在周仪春他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说故事、讲道理、提要求。周仪春告诉我们,他父亲病危的时候,曾经非常吃力地给他讲了一个故事。那还是在第四次反“围剿”期间,周昆不幸负了重伤,在那危险时刻,战友们把他背着走了几里路,后来又将他安置在一个十分可靠的群众家养伤。
      周昆十分动情地告诉周仪春:“是战友们、是大别山的人民群众救了我、救了我们这支红军部队!”他要周仪春他们记住这段历史、记住老区群众,要经常寻找机会、抓住机遇,努力回报老区、支持老区!
      周仪春、李红夫妇时刻牢记父母的教导,积极开动脑筋、用心用力工作,努力为家乡群众谋利益、办实事、做好事,主动与贫困群众开展结对帮活动......



      2015年6月11日,作者胡遵远(后排中)在空军454医院拜访金寨籍老红军李世斌(前排左、省军级)。



      下午1时许,周仪春、李红夫妇带着油料、大米等物品来到斑竹园村林志武家。这位老人(盲人)今年已经80多岁了,他父亲兄妹6人中,有4人参加了红军。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正处壮年的儿子突然因病去世,家庭少了顶梁柱,生活十分困难。
      周仪春告诉我们,他们原来在这里有一个帮扶对象,名字叫周金海,现在已经脱贫了。于是,他们就委托周金海帮助他们再联系一户特困户,他们打算与这户特困户结对,像之前帮扶周金海一样,来帮扶这位特困户。这次,就是经过周金海的介绍,周仪春他们第一次来到林志武家,并带来了米面、油料等物品。周仪春说,虽然我们以前的结对户脱贫了,但是,我们不能断挡、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哦,原来你就是周金海呀,说说周叔叔、李阿姨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我对一位年轻漂亮的小伙子说。听了周金海的介绍,我们才知道:周金海的家庭在很久以前比较困难,在1998年、也就是他上高一的时候,由于缴不起学费差点就辍学了......后来很幸运地遇上了周仪春夫妇这对好心人!于是,在他们的热情帮助下,周金海顺利地读完三年高中,并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军校。在部队医院一干就是七八年,现在已经通过考试成为了斑竹园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
       据介绍,周金海在部队期间表现很好,得了很多奖励。当笔者问他原因时,他十分肯定的说:是李红阿姨他们救了我,是李红阿姨他们教育了我。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据了解,周仪春夫妇在李红父亲祖籍地桃岭乡龙潭村,也和徐继林、周谷良、周光明等几户特困群众建立了长期固定的帮扶关系。徐继林夫妻2人均是半痴呆,在此之前一直过着十分困难的生活;周谷良的脑子开过刀,同样也很需要温暖和救助。周光明犯有严重的精神病,李红第一次见到他时,他被家人用铁丝拴住了手足。几年来,李红为他家捐了好几千元人民币。




周仪春(右)、李红(左)夫妇与林志武夫妇在一起。



      下午2点左右我们随周仪春夫妇来到漆德平家。这位因为患脉管炎而截肢的残疾人,看见周仪春夫妇,连声说:我的救命恩人来了!我的救命恩人来了!他对我们说:“要不是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我可能早已不在人世了。”听着这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话,我们便马不停蹄地问了半天,原来漆德平早年患病时,就是李红夫妇把他带到南京医院去做的手术,当时还为他筹了一些钱、买了很多药,因而漆德平一直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救命恩人。
       陪同李红夫妇的斑竹园镇副镇长陈龙介绍说,李红他们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医科大学(校址在南京)工作以来,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每年暑假,他们都会做同一件事:把离校学生扔下的各种衣服、被子、鞋子以及学习用具等一一收拾好、洗干净,并且经过消毒处理后,用自家的小汽车一车一车地运回桃岭和斑竹园,分给那些急需这些物品的乡亲们!同时,他们又把家乡的剩余劳力和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们带到南京,为他们寻找就业岗位、解决务工困难……另外,家乡的亲戚朋友以及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只要是生了大病、重病,总会想方设法找到他们。最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是谁找到他们,他们都会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地给予帮助。
      几十年来,经过他们介绍、帮助得到有效治疗的乡亲,不计其数;经过他们牵线搭桥、走向城市,找到工作的乡亲,无法数清;经过他们收集、整理、送给困难乡亲的物品,更是数以万计……据周金海介绍,仅他上高中三年,李红夫妇就为他捐了近万元人民币……照此推算,他们长期帮扶徐继林、周谷良、周光明等几户群众,每年大约也需要万把块钱,几十年就是几十万呐!
      问其原因和动力,李红夫妇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是按照父辈的要求做的!也是沿着父辈的道路走的!他们出生入死干革命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翻身得解放、过上好日子!我们力所能及地为困难群众做点事、帮点忙,目的也是为了让大家早日摘掉贫困帽子、过上幸福生活!

      听了他们这段话,我们很自然地想起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平稳后,各级各地提出的有关坚决打赢防疫、扶贫两场硬仗的一些要求,于是有感而发、编出几句顺口溜:


父辈从小当红军,驰骋疆场打敌人。
儿辈继承革命志,脱贫战场当尖兵。
虽是上下两代人,同是一片为民情。

虽是两个主战场,一样都能见初心!


      啊!这些革命家庭、这些红军后代,就是这样身体力行、就是传承红色基因!(胡遵远 廖启悦)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刘强)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