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金融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财经金融 > 正文

平安银行信用卡专家做客《网安天下》 起底“代理维权”金融网络黑灰产

更新时间:2023-05-23 12:56:58点击次数:479571次字号:T|T


      网络上的金融“黑灰产”套路层出不穷,为帮助消费者远离不法分子陷阱,5月17日,全国首档网络安全电视栏目《网安天下》邀请了深圳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民警张帆、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风控专家冀鑫共同出席,对此类案件的危害和形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平安银行信用卡打击金融网络黑灰产的实践案例,为消费者普及金融安全知识,也为行业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网安天下》节目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与深圳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联合打造,由中国平安集团冠名播出,关注网络安全、涉网案件等,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净化网络环境,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本期节目以“警惕金融网络黑灰产陷阱”为主题,邀请具有丰富办案经验的民警与安全专家面对面,起底金融黑灰产套路,引导金融消费者理性维权、避免上当受骗。


以案说险,带你走出“代理维权"陷阱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金融的普及,各种打着“征信修复”、“协商还款”、“停息挂账”、“债务处理”旗号的黑灰产广告在网络平台泛滥。这些非法广告为了吸引眼球而进行夸大、虚假宣传,以网页链接、图文、短视频等多种方式,无孔不入地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少消费者深受其害。


      《网安天下》栏目报道了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帮助消费者识别“代理维权”黑灰产团伙诈骗的案例。某女士在刷视频时接触到“代理维权”广告,添加了所谓的“专家”咨询后,付款给黑灰产中介代理协商还款。黑灰产中介代理收集了该女士的个人信息,冒充该女士致电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要求沟通协商还款。银行后台系统识别到该来电的“黑灰产”标签,在联系到客户本人深入沟通后,该女士认识到了黑灰产的危害,联合银行通过正规渠道举报,挽回了部分黑灰产中介代理费用损失。


       无独有偶,安徽的陈先生也通过网络方式找到非法代理帮助自己协商信用卡还款。在与非法代理公司沟通过程中,陈先生提供了个人手机号、身份证、银行卡号等二十项敏感信息,前后支付上万元。在接待陈先生的过程中,细心的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发现了陈先生寻找非法代理的事实,建议陈先生报警处理,不仅避免了其更多个人信息泄露,还在警方帮助下追讨回了4000元损失。


       据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风控专家冀鑫介绍,黑灰产团伙利用消费者心理,在各大网络平台推出各种所谓的“退款维权”代理业务,以指导投诉、代投诉等方式从而骗取客户的高额代理中介费用,实质更加重了客户的经济负担。获取多项客户个人敏感信息,消费者同时还可能面临信息被代理中介非法出售、非法使用的风险,如伪冒办理小额贷款、伪冒办理银行卡盗刷或参与洗钱违法等,后果不堪设想。


        平安银行信用卡提醒广大消费者,要依法理性维护自己的权益,遇到金融消费纠纷时,应及时向相应的金融机构提出合理诉求,或通过其他合法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保护好个人金融信息和家庭信息,避免出现信息外泄、信息盗用等风险。



微信图片_20230523125748_副本.jpg



常态化防控,平安银行信用卡严厉打击金融黑产


       近年来,监管部门一直不断发力,重拳打击金融黑灰产等违法行为。全国多地金融监管、公安、市场监管部门相继发布了《关于防范金融领域不良代理投诉举报风险优化营商环境的通告》等通告,明确反催收机构的“非法代理投诉”属于违法行为,必须予以坚决打击。


       作为维护金融稳定的主体之一,银行业在打击金融黑产方面责无旁贷。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积极响应监管机构政策号召,开展常态化的金融打黑工作。一方面建立了打黑专项工作组,利用科技赋能、总部分中心组织联动等方式,优化金融黑产监控策略和技术应用,提升金融打黑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消费者的宣传教育,以多渠道、多形式、常态化的宣教内容,普及金融黑灰产套路和危害,并积极建立畅通消费者问题反馈渠道和机制,不给金融黑产以“可乘之机”。


       2023年一季度,平安银行信用卡通过与公检法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有效处置了110起涉黑案件,包括公安训诫72起,刑事立案3起,行政处罚8起,民事诉讼27起;与各大网络平台沟通下架相关黑产广告60159条,避免了更多消费者受到黑灰产团伙诱骗。


       深圳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民警张帆介绍,黑灰产团伙通过非法手段牟利,常常会伪造相关的证明材料,涉及“诈骗罪”、“非法经营罪”、 “伪造证件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多种违法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风控专家冀鑫表示,打击金融黑灰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强化公众和金融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教育,需要政府、企业、机构联动,多组织开展“代理维权危害性”等常态化内容宣教活动,构建常态化防护机制,共同维护社会和金融市场和谐稳定,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