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理论前沿 > 正文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主要内涵和任务

更新时间:2023-06-03 11:59:44点击次数:39509次字号:T|T


  作者:温啸宇、彭超(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充分反映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乡村发展规律,对新时代新阶段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准确把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本内涵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求以产业强为基础,塑形环境“美”,铸魂精神“和”,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宜居宜业”,需要促进本地化就近就业创业,保障当地农民能够在县域城乡“摩托通勤”的范围内安居乐业。“宜业”破题点侧重于产业和经济发展支撑,需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宜居”需要更多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打造美丽舒适便利和谐的乡村生活交往空间。“宜业”应作为“宜居”的基础工程。“和”与“美”则是“一体两面”,需要将精神文明内化于村庄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诸环节,充分发挥“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客观规律。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农村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二是农村要建设绿色美丽的宜居环境。实现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和生态特色的乡村风貌,让城乡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三是农村要形成就地就近就业与多元增收的宜业空间。完成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一二三产业融合新业态创新发展,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逐渐完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四是以“和文化”为内涵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全面提升,家风乡风民风明显改善,有序推进移风易俗,积极打造文化产品、文化符号和文化形态,重塑乡村价值。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主要任务

  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未来村庄格局会继续演变分化,要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做到规划先行,优先保障农民居住、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和产业用地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集聚提升类村庄要鼓励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主导产业支撑;融入城镇类村庄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特色保护类村庄应立足自然景观保护利用,重视农文旅等生态涵养功能统筹结合;搬迁撤并类村庄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配套建设与就业帮扶。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巩固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引导农民开展户内改厕,加强农村公厕建设维护。以人口集中村镇和水源保护区周边村庄为重点,分区分类梯次推进污水治理。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统筹县乡村三级生活垃圾清运处置体系。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推动现代服务业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加快发展农村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物流体系。促进数字经济和农业产业深度融合,以“数实融合”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农文旅新业态。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加强法治教育,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善用积分评比激励,广泛开展文明评选表彰,发挥农村“熟人社会”的“面子效应”。推动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坚持疏堵结合,抓住关键少数,规范健全群众自治机构。

  强化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压实县级责任,推动乡镇扩权赋能,夯实村级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是“塑形”工程,又是“铸魂”行动,还是“壮体”项目。在具体推进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城乡发展规律,久久为功,绵绵用力,为乡村振兴新篇章绘就“和美”画卷。

      来源:农民日报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