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 > 正文

饮水思源传匠心 非遗扎根育新人

更新时间:2025-04-07 09:02:03点击次数:480045次字号:T|T


——华舍中学举办“铜雕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


    4月2日,华舍中学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文化盛宴。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获得者、绍兴铜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十佳民间艺人、华舍中学杰出校友赵秀林老师重返母校,开展“铜雕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铜雕艺术的独特魅力,更通过校友反哺的鲜活案例,诠释了“饮水思源”的感恩精神与“吃得苦中苦”的匠人风骨。


饮水思源:校友反哺,匠心回归母校

     作为华舍中学的优秀校友,赵秀林老师是当代绍兴铜雕的领军人物,曾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家”等多项殊荣。活动中,他动情的回忆了求学经历,分享了自己从下岗工人到省级非遗传承人的奋斗历程:重拾祖业后,他耗时12年精研《兰亭序》铜雕创作,敲击数百万次终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这段“苦中求艺”的故事,让在场学生深刻体会到“匠心需耐寂寞,成功必经磨砺”的真谛。


非遗扎根:技艺体验与美育融合

     活动中,赵秀林老师通过视频向师生们展示了精湛的铜雕技艺,从锻打、錾刻到抛光,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坚守。学生们在观摩中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体验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 “华中体艺”是华舍中学五张金名片之一,近年来华舍中学持续深化非遗课程建设。此次非遗进校园是学校“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重要实践,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为学生树立了扎根乡土、传承文化的榜样。未来,学校将依托本地非遗资源,开发特色课程,邀请更多像赵秀林这样的优秀校友参与育人工作,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活动尾声,赵秀林寄语学子:“铜雕需耐千锤百炼,人生亦当如此。愿你们以‘吃苦’磨砺意志,以‘思源’铭记初心。”这番话引发热烈反响,学生纷纷表示将以校友为榜样,在文化传承中书写青春担当。(文字:余世豪/摄影:费志萍)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