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黎平县岑所村推行群众“五自”促进乡村振兴

更新时间:2024-12-07 11:30:11点击次数:480224次字号:T|T


      近年来,黎平县肇兴镇岑所村按照“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推行群众自商、自筹、自建、自管、自治的“五自”村庄治理模式,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建设。


       群众自商。岑所村按照“村事民管、村事民议、村事民决”原则,组织开展“我眼中的乡村振兴”大讨论,通过走访上门、院坝会、鼓楼会等形式“问需求”,村庄如何建设、建设什么内容,分门别类梳理出需求清单,召集党员群众代表商议,提交党员群众大会表决,充分发挥群众主体地位,每一项重要的建设内容都通过会议商定。近年来,该村商定了村寨重点建设内容,明确了人居环境整治5年目标,绘制了全村庭院美化设计图,打造岑所红蒜品牌,明确每年的5月2日作为“岑所村红色文化艺术节”,通过组织活动大力宣传岑所红蒜品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修建了产业路,改善了村民通行条件。


发动党员群众投工投劳修建鹅卵石步道_副本.jpg


       群众自筹。村党支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支持,通过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动员群众自筹资金、主动参与。开展“五自”乡村建设以来,共争取花台建设项目资金20万元,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资金35万元;建设产业路争取项目资金10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0.66万元。


       群众自建。岑所村按照“尊重农民意愿、为农民而建,让农民来建”原则,以各网格小组为单位,由村支“两委”安排各区域建设任务,每家出工出力参与花台、节日打造、产业路等建设,实现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开展“五自”乡村建设以来,村民投工投劳参与建设6300余人次。建设完成2条共约900米长的鹅卵石步道、15个花台、1座观景台、15个标识标牌、6个指示牌和21面文化墙;成功举办3届“岑所红蒜文化艺术节”;建设硬化产业路2000米。


鼓楼会 (1)_副本.jpg


       群众自管。实行房前屋后“三包”、公共设施和村级公路共管方式,落实房内、寨内、村内环境卫生整洁,全村参与公共设施、村级公路和饮水管道维护。强化分类管理,推广积分制,组织实施“最美庭院”评比活动,清单式列出所需管护的项目和具体要求,通过公益性岗位覆盖和组织群众参与,确保村内环境卫生整洁、公共设施维护良好、道路通畅等。2024年以来,组织群众参与水管维护9次,花台维护2次,道路维护4次,环境大扫除8次。


       群众自治。修订村规民约,将学法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爱护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维护社会秩序、安全生产等纳入村规民约,解决村级环境卫生、水费收缴、垃圾处理、铺张浪费、矛盾纠纷、森林防火、消防安全、破坏公物等问题。坚持教育引导、村规民约双管齐下,引导群众注重家庭建立、家教传承、家风培育。开展最美家庭等评选公布,将爱国、爱家、民俗等内容纳入文化墙,倡导“爱国爱家、向上向善、邻里和睦”的新风尚。近年来,岑所村民风淳朴,移风易俗向好发展,村庄美、村民富、乡风好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李靖 陆常莲 姚进忠)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刘强)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