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从前的盐碱地,如今稻秧香

更新时间:2022-05-20 11:10:53点击次数:453839次字号:T|T
      民生经济网讯 近日,在临泽县蓼泉镇双泉水稻种植基地,一排排葱绿的秧苗被整齐地排列在稻田中间,不一会儿功夫,曾经的撂荒地、盐碱地布满了绿油油的水稻幼苗。轻风拂来,嫩绿的叶子随风摇曳,召唤着今年的好收成。        “我们现在都是机械化种植,用的人工少了,效率也有所提高。基地面积有300亩左右,亩产400公斤,效益可观。合作社借助“蓼泉老稻米”品牌,进行全方位的包装...

      民生经济网讯 近日,在临泽县蓼泉镇双泉水稻种植基地,一排排葱绿的秧苗被整齐地排列在稻田中间,不一会儿功夫,曾经的撂荒地、盐碱地布满了绿油油的水稻幼苗。轻风拂来,嫩绿的叶子随风摇曳,召唤着今年的好收成

       “我们现在都是机械化种植,用的人工少了,效率也有所提高。基地面积有300亩左右,亩产400公斤,效益可观。合作社借助“蓼泉老稻米”品牌,进行全方位的包装,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模式推广,实现了老稻米远销外地,壮大了“蓼”字号农特产品知名度。”合作社负责人鲁文喜说,“以前,盐碱地上白茫茫、光秃秃,没什么生机,也没什么色彩,现在,盐碱地上多姿多彩。”




       据了解,为保护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环境,蓼泉镇双泉村结合农村“三变改革”,由双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建成面积达300亩的老稻米基地,村干部、合作社负责人赴宁夏等地,对水稻品种、种植方式、田间管理等工作进行考察学习,使原本杂草丛生的盐碱地达到种植水稻标准。与此同时,机械化种植、机械化收割,极大节约了种植成本,提升了综合效益,实现了“当年改造、当年种植、当年收益”的目的。
      近年来,蓼泉镇秉持打好“生态牌”,做活“土文章”的发展思路,坚持“一业主导、多元富民”,持续把做靓新兴产业作为推动发展的最大潜力,并以此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之一,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新模式,大力培育出了农民增收的新支点。至目前,落实小麦、老稻米等“口粮田”种植面积2000亩,发展以小杂粮、辣椒、甜叶菊为主的特色作物1.6万亩,建成荒漠肉苁蓉人工种植基地5000亩,在湾子村建成以苹果、梨、枣等乡土树种为主的特色林果基地1处。(勾媛媛)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刘强)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