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老把式”变身“新农人” 黑土地上谱出致富经

更新时间:2022-12-11 16:01:16点击次数:40259次字号:T|T

新华社哈尔滨12月10日电(记者陈聪 杨轩)走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宝兴乡新龙米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排排智能加工机器正将稻谷脱壳、打磨,“吐”出晶莹剔透的大米。车间二楼的中控室里,公司经理王德新正紧盯电脑屏幕,监控整条生产线的设备状况。

“这条富硒大米智能生产线于2019年投产,年加工量能达到70万吨。”说起车间里的设备,1983年出生的王德新如数家珍。他说,这些智能设备的产能和过去的老磨米机不可同日而语。在中控室里,技术人员可以实时监控所有设备的用电量、产量以及副产品质量等相关数据。如果发现问题,中控室也能进行“一键式”实时操控。“通过实时数据管理,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生产安全隐患,也有利于成本控制。”王德新说。

在乡亲和员工们眼里,王德新俨然是精通技术的“新农人”。然而对于脚下的这片黑土地,王德新可是深耕二十多年的“老把式”。作为土生土长的方正县宝兴乡人,王德新从12岁起就跟着父母下田干活,推广当时刚刚引进的寒地旱育水稻稀植技术。

随着种植技术的推广,宝兴乡水稻产量、质量逐渐提升,王德新家也创办了新龙米业有限公司从事大米收购、加工。

通过选育优种、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公司的大米渐渐赢得市场的认可,王德新更执着坚守的,是要做出有信誉有口碑的大米产品。如今,王德新不但通过发展种植基地推广标准化水稻种植,在产品营销模式上也不断创新,努力用完整的产业链铺就企业与农户的共同富裕路。

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忙碌。新华社记者 陈聪 摄

“从选种、农药化肥施用,到田间管理服务,都由公司统一配给,我们还会派出专业人员对农户现场指导,最后在收粮时保证每斤收购价高于市价0.2元至0.3元。”王德新说,规模化经营既保证了大米的优良品质,又让乡亲们享受到了增收的实惠。

如今,新龙米业已经成长为年产值10亿元的大型企业,拥有种植基地10万多亩,与方正县20余个村的农户和合作社开展合作种植。谈起未来,王德新计划进一步延伸产业链,着手研发即食米饭与胚芽米产品。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