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保障 > 正文

红色文化资源成为革命老区金寨县决战脱贫攻坚的加油站和助推器

更新时间:2019-10-07 16:27:28点击次数:60099次字号:T|T


 让红色文化资源成为革命老区决战脱贫攻坚、建成小康社会的加油站和助推器
----关于安徽省金寨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自由的历史进程中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整合、重组、吸收、优化古今中外的先进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而生成的革命文化。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物质资源表现为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非物质资源表现为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大别山精神等在内的红色革命精神。它是以红色革命道路、红色革命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为主线的集物态、事件、人物、精神于一体的综合体,可以分为“人、物、事、魂”四个方面。其中,“人”是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有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
革命事业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是有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是指革命精神,也称红色精神。
        研究表明,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历史印证、文明传承、政治教育、经济开发等四个方面的独特价值功能。也有人从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方面研究得出: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传承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动力作用。既有历史价值,也有现实价值,既有社会价值,又有经济价值,既有政治价值,又有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研究开发、宣传利用等各项工作,让红色文化资源成为革命老区决战脱贫攻坚、建成小康社会的加油站和助推器。
一、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筞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红色资源积淀深厚、开发利用成效明显。
         在我国,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似乎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一般来说,大多数贫困地区都是革命老区,反之,大多数革命地区也是贫困地区,二者相辅相成、几乎相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社会的,也有自然的。首先,大多数革命老区都是位于几个市县或几个省市接壤的边界地区,也就是天然的贫困落后地区。因为,在那个时候,只有这样的地区,才是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才适合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闹革命。其次,大多数革命老区都是一些条件艰苦、交通闭塞、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因为,在那个时候,也只有这样一些山高岭大、沟壑纵横的穷乡僻壤,才适合红军队伍的发展、游击战争的坚持。第三,绝大多数革命老区都是经过长期的革命战争洗礼,自然资源、人力资源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战争创作重、历史欠帐多。各种各样的原因迭加在一起,就形成了这种绝大多数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形影不离”、难舍难分的特殊现象。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启动扶贫开发工作以来,特别是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主动地、千方百计地寻求早脱贫、快脱贫、精准脱贫的方略和措施,很多革命老区如期实现了脱贫摘帽的目标。这些革命老区的脱贫之路,虽然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是,大多数革命老区都走了一条共同的道路,那就是:立足自身优势、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让红色成特色、让红色助绿色,依据红色促发展、依据红色增收入,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安徽省金寨县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金寨位于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大别山腹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将军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金寨是红25军的初始诞生地、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红28军的二次重建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抗日战争时期,金寨是安徽乃至鄂豫皖边区抗日民主救亡运动的指挥中心。解放战争时期,金寨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主要目的地和实施战略转移的重要后方根据地。新中国成立后,金寨人民为了响应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再次奉献出包括县城金家寨在内的三大经济重镇和10万亩良田、14万亩经济林,10万群众在只有很少补偿的情况下,主动告别了世代繁衍的家园、移居深山。改革开放以来,老区人民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坚持做到:规范管理、不断完善生态保护工作机制,防治并举、努力提升生态环境和生态质量,坚守底线、着力优化生态空间格局,绿色为先、强力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利用,标本兼治
,着力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为了使祖国的天更蓝、水更清、人间更美好,金寨人民一直在默默地牺牲和奉献……长期的革命斗争、伟大的革命实践,使金寨产生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资源。                          
          从“人”的方面看:在金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中国革命文学先驱者蒋光慈,培育过革命早期党的领导人,涌现出一大批革命先驱、先烈以及根据地红军、隐蔽战线等各个方面的创建者和领导者,走出了洪学智、徐立清、林维先、张贤乐、李耀、陈先瑞、曾绍山、滕海清、皮定均等59位开国将军,为革命输送了十万英雄儿女。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留下了邓小平、董必武、李先念、刘伯承等一代伟人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奋战的足迹。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邓小平、胡耀邦、彭真、杨尚昆、乔石、万里、吴邦国、汪洋、温家宝、李克强、曾庆红等很多领导同志都曾亲临金寨视察,为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倾注心血。
         从“事”的方面看:在金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地方党组织建立较早、革命武装起义爆发较早、革命根据地创建较早。这里先后诞生了12支主力红军队伍,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这里是新四军四支队集结地,是安徽乃至大别山区抗日救亡运动的指挥中心,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重要目的地和解放全中国的重要后方基地。建国后,这里先后建起了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率先实行了林业“包山到户”,率先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率先实行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等多项改革……近百年来,这里涌现出许多名垂党史的重要人物,发生过很多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留下了丰厚凝重的历史人文资源,是安徽红色文化资源禀赋最多最重要的一个地方。
        从“物”的方面看:金寨拥有数量众多、内涵深厚的“物”。作为党史资源大县,金寨有存量丰厚的革命文物(包括革命旧址、纪念馆所碑塔等)。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源里,有开国将军、著名人物的影像遗物、文献手迹,有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奔赴战场的武器、走向刑场的绝笔和对敌口诛笔伐的书稿,还有普通战士的泣血家书、爱国人士的热血诗抄。在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源里,有革命遗址268处,既有党的重要机构、重大事件、重大战役的旧址,也有重要人物故居、活动地和革命烈士事迹发生地或墓地。这些红色文化的物质遗存,是无数革命先辈在金寨从事革命活动鲜活而生动的历史见证。需要指出的是,金寨这个地区还有很多红色文化资源是以歌谣、对联、地方戏、民间故事等非物质形式留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也是金寨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这些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内涵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遗存,涵盖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是我们铭记红色岁月、发掘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宝贵财富。
        从“魂”的方面看:在众多的党史人物、事件和丰厚的物质、非物质留存上,承载的一种伟大的精神,那就是伟大的大别山精神,我们用“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这16字来表述。其中:坚贞忠诚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本质、牺牲奉献是大别山精神的鲜明特征、一心为民是大别山精神的根本所在、永跟党走是大别山精神的永恒主题。在血与火、生与死的革命斗争和探索实践中孕育的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大别山人民创造了30年“红旗不倒”的英雄传奇,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大别山精神是鄂、豫、皖三省乃至全国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对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她是金寨和皖西乃至鄂豫皖三省红色文化资源禀赋中的灵魂。   
         可以说,金寨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县,承载的革命历史灿烂辉煌、蕴含的红色基因积淀深厚。开发和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基础很好、潜力巨大。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金寨视察,不仅对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而且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红色基因的传承弘扬做出了重要指示。总书记满怀深情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要注重知识灌输,又要加强情感培育,要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要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几年来,金寨县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宣传、利用等各项工作,将其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自身优势、创新方式方法,集中人力精力、务实扎实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的政治文化建设中发挥出独特的价值功能和巨大的作用效益,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谱写了发展的新篇章,成绩非常显著、经验弥足珍贵。
       (一)提上新高度、摆上新位置,成立专抓组织、整合专抓队伍。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后,金寨县迅速调整、及时完善并新近成立了党史工作领导组、红色资源保护利用领导组、红色旅游发展领导组等相关议事协调机构。
        各组均有县委或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着力建设高规格、快节奏、敢担当、善决策的领导组织。同时,将县委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公室、档案局(馆)、革命博物馆整合在一起,成立“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几年来,该局定位高远、思路清晰、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实践证明,集中力量干大事、因地制宜求发展,始终是一种有力之策,、成功之举。
        (二)着眼新形势、研究新对策,摸清自身家底、编制发展规划。几年来,面对日益变化的新形势和逐步出台的新规划,金寨县集中时间、抽调人力、拿出资金,通过自下而上、反复多次地摸底和核查,弄清了自身的资源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思考、广纳民意、专家论证等方式,先后编制了《金寨县革命旧址文物保护规划》、《金寨县2017---2019三年文物保护计划》及《金寨县红色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规划》等多种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突出特色、打造亮点,集中力量、主攻重点,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着力为全县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开发建设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遵循,确保各项建设有据可查、有章可依、有条不紊。
       (三)实施新战略、构建新机制,灵活方式方法、集聚建设资金。打破传统观念、引入竞争机制,着力营造一种对上争资、对外引资、对内聚资,以资源引资金、以服务换项目的融资聚资“大平台”。仅2019年,该县就向上争取革命文物保护维修资金5637万元。
       (四)理清新思路、建设新项目,突出开发重点、加快利用步伐。严格按照“新项目抓建设,老项目抓提升,珍贵资源抓保护”的工作思路,编制项目计划、加大资金投入、落实保障措施,力促保护利用两项工作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据统计,近几年,金寨县投入资金3.5亿元,建成了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党校)三期、立夏节起义旧址(丁埠大王庙)等重点项目;争取投资1347万元,实施了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基础建设项目;投资1.5亿元,新建了的桂花公园建设项目。通过招商引进了长城影视集团,该集团计划投资30亿元新上“红军源”革命传统教育影视基地和金寨长城红色文旅小镇等建设项目。
       (五)出台新举措、畅通新渠道,强化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制订倾斜政策,扶持民营经济,鼓励景区沿线和景点周围的贫困户与农民群众,依托红色资源,走旅游路、发旅游财。通过金寨职业学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各种专业协会不断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着力增强人民群众发展红色旅游的知识本领,让红色旅游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补充和有力支撑。汤家汇镇竹畈村张传峰,不仅依靠红色旅游脱了贫,而且还成为带动乡亲“脱贫致富奔
小康”的领路人。
       (六)面向新时代、营造新优势,加强沟通衔接、集聚发展合力。千方百计地把红色元素引进、渗入公路交通、城镇建设、水利兴修、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着力营造“乡乡有建设项目、村村有发展氛围、户户有红色元素”的良好环境,在道路交通 、市政建设、河堤维护等多个方面,启用红色符号、建设红色雕塑、炒浓红色氛围,着力加快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步伐。
      (七)打响新品牌、树立新形象,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近几年,金寨县紧紧抓住“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两源两地”等一批新的红色品牌,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征文、理论研讨,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着力打造新品牌、营造新优势,扩大知名度、增强吸引力。与此同时,切实加大县内红色资源的研究开发力度,通过写文撰稿、编书出书,广泛宣讲、系列活动等多种措施,坚持不懈地把红色金寨宣传出去、把红色基因送到田间地头、送进千家万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几年来,面对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金寨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千方百计地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力促“红色”助力脱贫攻坚、力促“红绿结合”加快发展。
        一方面,他们认真总结凝炼大别山精神表述语,用大别山精神来坚定广大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用大别山精神来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决胜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几年来,他们认真开展“大别山精神研讨、宣讲、传承、弘扬”系列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顽强意志,首先从精神上战胜贫困、树立必胜信心;学习革命前辈出生入死、建功立业的斗志和勇气,教育群众立足自身、从我做起,找准致贫原因、选准脱贫之路,用勤劳的双手、科技的力量,发展生产、务工就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学习广大红军将士和老区人民牺牲奉献、一心为民的高尚品质,切实增强干部职工驻村扶贫、结对帮扶的责任心、紧迫感,他们带着感情结对子、扑下身子抓扶贫,真正把精准扶贫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几年来,全县有一万三千多名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结对帮扶工作,主动帮助结对贫困户选路子、筹资金、送科技、上项目,真心实意地帮助结对贫困户发展生产挖穷根;五百多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吃驻在村组、战斗在第一线,与贫困群众打成一片、带领群众攻坚克难,谱写了一曲曲万众一心抓脱贫、众志成城齐攻坚的壮丽凯歌。
        另一方面,他们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经济在价值,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努力带动全域让广大群众吃旅游饭、发旅游财、走致富路。几年来,他们精心编制了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建设了一大批与发展红色旅游相配套的道路、交通、供电、供水、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项目,着力优化投资环境,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努力以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促进红色旅游发展,以红色旅游发展引领绿色旅游、带动乡村旅游、助推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在此基
础上,放手发展、大力扶持旅游区、公路沿线的贫困群众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项目,鼓励他们发展旅游产业、增加现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全域旅游地快速发展。随着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开发利用工作的深入推进,老区金寨的红色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功能越来越强、旅游的名声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随之,政策、资金、项目,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纷至沓来、蜂拥而至,不仅加快了旅游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脱贫步伐,金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和喜人局面。资料显示,2018年,金寨县共接待各类游客1018.9万人次、创综合收入40.33亿元,分别比2016年的754万人次、30亿元增长35.2% 和34.4%。据测算,几年来,全县有近20万人直接或间接地分享了发展红色旅游带来的红利。2016到2018年,全县脱贫18938户、66886人,出列贫困村67个,全县贫困人口总数下降到1611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73%。2018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2019年,预计脱贫人口1.36万,出列贫困村4个(全县71个贫困
村将全部出列),整体实现“县摘帽”目标。2018年,全县财政收入19亿元,比2016年的12亿元增长58.3%;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088元,比2016年的9353元增长18.6%。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促进作用,红色旅游带动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作用越来越大、成效越来越明显,红起来、火起来、热起来的红色文化,促进了全县旅游、三产以及县域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快发展。
二、加快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应该说,金寨县是红色资源大县,也是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强县。县委、县政府对此认识高、观念新、措施硬,真重视、真支持、真给力,各业务主管部门和红色资源大乡(镇)、旅游重点乡镇多年如一日、坚持做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撸起袖子干、连天加夜干,干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了快速健康发展。
        但是,这些与其所拥有的“两源两地”的重要位置相比,差距还很明显。其中,既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方式方法问题,开发利用工作做得比较多、资源保护工作做得比较少,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做好该项工作的责任重大、压力巨大,还有很多棘手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从工作的角度看,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资源保护的力度不够大。首先是资源保护的意识不够强,主体责任不够落实,经费投入相对不足,部分遗址遗迹保护现状堪忧。有些遗址由于年久失修、或没有得到妥善保存等原因素而逐步趋于消失。汤家汇镇现有革命遗址200多处,而纳入保护范围的仅有63处。
        二是开发利用的办法不够多。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挖掘不深,相当一部分红色文化资源还处于闲置、封闭状态。同时,在红色文化资源发掘利用上,主要集中在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对五四运动之前、抗日战争时期和建国之后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思考得少、研究得更少。红色纪念场馆的建设滞后,一些已经开发利用的资源,仅仅停留在对其史实情况的初级展示阶段。
        三是品牌打造的程度不够深。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孕育并形成了伟大的大别山精神,但是,金寨的红色品牌影响力远远不及井冈山、延安和临沂等地,大别山精神的感召力与井冈山精神、沂蒙精神、红旗渠精神相比亦相差甚远。红色旅游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对接不畅,红色旅游品牌不响、结构不优、模式不新、配套不全等问题比较突出。红色景点的开发模式趋同,多以静态观光、橱窗展示、文物陈列为主,缺乏互动交流和情感体验设计。景点景区的营销推介中的热点亮点不多、方式方法不新。
       四是融合发展的渠道不够宽。红色革命游与绿色生态游、古色人文游之间衔接不紧,红色旅游在资源整合、产品融合、机制契合、区域联动等方面的作用急需加强。一些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单调划一,红色教育与历史文化、国情教育之间也有脱节的问题。旅游资源整合的机制动力不足,部门之间、乡镇之间多头规划、分散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也有发生。
        五是体制机制的运转不够畅。统筹协调不够到位,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涉及文旅、党史、档案、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多个部门,责任主体比较分散,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动。市场运作不够到位,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主要依赖于财政“输血”,红色资源市场化程度低,自身造血功能缺失,难以做到自收自支,更谈不上能够通过盈利、实现可持续发展。队伍建设不够到位,专业人才特别是研究型人才缺乏,文物部门和党史研究机构人员编制较少,研究力量不足,革命遗址中除烈士陵园、纪念馆有专门的机构和编制外,其他革命遗址一般没有正式或兼职管理人员,甚至存在“无专人管护”问题。
       我们认为:这些问题,金寨存在,其它一些革命老区同样也存在,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市级、省级层面上,同样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何抓好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怎样才能让红色文化资源成为革命老区决战脱贫攻坚、建成小康社会的加油站和助推器?对此,我们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一)要在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自身方面,不断拓展新思路、实施新方略、寻求新突破。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是我们在新时代里必须做好的一项十分重大的政治责任和铸魂工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反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金寨和大别山区乃至全国各地的革命老区都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切实做好传承红色基因传承工作,为决胜脱贫攻坚、建成小康社会、推动老区快速发展而提供坚实的思想基层和不竭源泉。
        1、要进一步强化红色资源保护。适时启动红色文化资源的新一轮普查调查,全面掌握红色文化资源的存量、类型、特点、价值等,摸清红色资源家底,编印《红色文化资源图表》,建立完整的红色文化资源档案库、基础信息数据库,推动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根据普查调查情况,尽快编制《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根据红色遗址遗迹的历史地位、价值、损毁程度,制定近、中、长期保护利用建设目标。加大红色遗址遗迹保护
巡查排查力度,实施革命旧址维修保护行动计划和馆藏革命文物保护修复计划,制定《红色文化修缮保护标准》,对濒临损毁的重要遗址遗迹实施抢救保护修复,对新发现、有潜在价值的遗址遗迹,抓紧纳入文物保护范畴,对符合条件的争取申请更高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对红色历史亲历者、见证者和知情人及其后人,采取“口述历史”的办法,及时采访、录音录像,保留第一手音像视频和文字图片材料。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遗址遗迹保护与城镇规划建设、红色基因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红色遗址遗迹在保护中得到合理利用,在开发中得到更好保护。
         2、要进一步深化红色研究创作。组织专业人员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整理出按照时间、人物、事件的完整的红色文化脉络。成立红色文化研究会,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阐释,集中力量研究总结本地红色史实,编撰权威的文史资料,全面客观地还原革命历史事实,特别要重视对西路军、新四军历史、红军抗战历史和当地红色专项史料的系统收集和研究利用,做好大别山红色歌谣、民间故事和红军轶事等资料的搜集整理,充实和丰富红
色文化资源。加强鄂豫皖区域红色文化研究联动协作和信息共享,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形成整体合力。深入挖掘、创作和制作彰显地方红色文化特质的文艺和影视作品。积极整理和转化本地红色文化资源,鼓励将其作为教学资源进行研究开发,编印不同教育层次的红色文化教材和教育读本。推动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建设,建立现场教学点,把红色文化引入高校青年思想政治课堂和中小学生乡土教育课堂。积极推动重要红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纳入国家、省中小学教材。
         3、要进一步优化红色产品供给。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构建具有金寨特色的红色文化长廊。高度重视、积极支持“两源两地”红色5A、花石大湾红色4A创建工作。优化、串联全县旅游重点景区景点,精心设计、包装、推出“红色金寨”山水游、生态游、民俗游、人文游等系列精品路线,打造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复合型旅游产品。拓展红色景区教育功能,整合提升战斗遗址、革命旧址群、名人故居、纪念馆与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瞻仰系列旅游产品。研发注入红色元素的实景游戏、军事竞技、攀岩漂流、野地宿营,以及走红军路、吃红军饭、唱红军歌等文化体验系列旅游产品。积极拓展红色节庆会展、红色修学研学、红色休闲养生等新型业态旅游产品。启动实施红色场馆布展提升工程,建立展陈内容和解说词研究审查制度,谋划建设红四方面军、八月桂花遍地开、金家寨抗日等专题纪念馆,开设中原突围、金刚台妇女排、水库移民、希望工程等特色专题专馆。推进“互联网+革命文物”,对革命文物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宣传,借助运用多媒体旅游电子沙盘、3D 虚拟旅游系统、幻影成像系统等新型展示方式手法,重新构建红色叙事中的历史。编印《红色金寨旅游指南》,开发大别山红色旅游助手APP,提供便捷服务,提升旅游体验。突出金寨红色文化旅游主题形象,设计个性化红色旅游纪念品。持续做好红色旅游景区及景区周边的环境治理,完善道路、景区标识系统、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旅游服务综合体。
        4、要进一步推进红绿融合发展。凸显红色旅游的兼容功能,一体化推进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古色文化、民俗风情、休闲养生等产业联动发展。发挥区位、交通优势,统筹革命旧址遗迹修缮维护、场馆改造升级、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特色小镇、美丽乡村配套建设,全力推动红色小镇建设。发挥红色景区景点的核心带动作用,依托周边乡村景观和区位条件,打造红色主题鲜明的乡村旅游集聚区,实现跨行业协同发展。充实提升天堂寨、万佛湖、横排头周边红色资源利用,推动红色生态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度假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参与鄂豫皖三省六市大别山红色旅游全方位协作,对相关红色资源进行战略重组,指导形成、共同推广大别山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构建大别山红色文化旅游精品圈,共建信息平台、共推红色品牌、共创区域市场。放大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加强红色后代的联谊联络,扩大旅游扶贫社会参与度,加快旅游富民的步伐。
        5、要进一步加强旅游推介促销。实施红色文化资源品牌化战略,全力打造“金寨红色风情之旅”品牌,以“两源两地,将军故里”为特色红色文化品牌,设计打造金寨红色文化旅游IP,倾力将金寨打造成为全国红色旅游标杆县区。将红色旅游宣传纳入外宣工作布局,加强在央视、航空、高铁等媒体宣传,加大网络、新媒体和移动客户端营销力度;制定实施“互联网+红色旅游”行动计划,拓展红色旅游电子商务;举办红色旅游主题推介会、红色展览会,发布精红色旅游经典线路,组织红色宣讲队伍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宣讲红色故事,拓展红色旅游客源群体。开展红色文化论坛、红歌大赛、红色文化知识竞赛、诵读红色经典等主题活动,以及健步、骑行、采风、写生、手工、厨艺等展赛活动。加强红色文化软植入,支持红色影视基地建设和红色影视作品、红色舞台剧目创作制作;依托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打造金寨红色旅游演艺精品。结合城市文化品位提升工程和城市旅游功能提升工程,在城区广场、公园、学校等公共场所,修建红色雕塑,展示红军石刻标语、红军历史故事等,加大“红色书屋”建设力度,在图书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地建设红色主题书屋,推动红色文化传播,营造浓厚红色氛围。
(二)要着力营造有利于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
        1、要强化学习意识,切实解决少数人“认识不够到位、措施不够有力”的问题。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有关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进一步增强做好该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做好该项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
        2、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切实解决“各种规划、计划不够衔接、不相匹配”的问题。要切实加强上下级之间、平行单位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自觉地按照国家和大别山片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规划的要求,把市县乡镇的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规划与乡村振兴、道路交通、城镇建设、水利兴修、旅游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各种规划衔接起来,特别是要在技术层面进行更高更深的对接和衔接,既要做到不脱节、不断档,又要做到能用则用、能省则省,坚决杜绝重复建设、重复投资。
         3、要加强诚信建设,切实解决“少数优惠政策不能兑现、一些承诺不能落实”的问题。诚信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政府及其政府工作人员更应带头履行职责,坚决兑现招商引资中做出的各种承诺和优惠政策,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商、以实际工作服务客商,着力营造引商、安商、亲商、惠商的良好环境。
        4、要选准突破口、明确主攻点,切实解决一些部门和乡镇“工作重点不够突出、工作成效不够显著”的问题。市县乡镇都要依据境内红色资源的分布情况,明确重点、收拢五指、攥紧拳头,把时间、精力、项目、资金集中起来,投在关键处、用在刀刃上,努力形成“重点工作重点抓、突破重点带一般”的良好格局。
        5、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举措,切实解决“工作责任不够落实、工作方式不够灵活”的问题。要面对新情况、制定新举措,用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来压实责任、推进工作、优化环境、促进发展。比如,面对研学热潮的快速兴起、面对红色教育的滚滚热浪,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有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研判、大胆的决策、快速的应对,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勇于顺应时代潮流、善于做好服务工作。
         6、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切实解决“干事没有压力、工作缺乏后劲”的问题。要制定奖罚分明的措施与制度,要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与任务,要研究巡查督查的有效措施与途径,想方设法地把发展的压力传递到最基层,让人们释放出更高的工作热情、焕发出更大的工作干劲,让思发展、抓工作、上项目、搞建设成为人们的思想追求和自觉行动。
        7、要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活动,切实解决“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后继乏人、后继缺人、后继无人”的现实问题。要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人、优良的环境留住人、优惠的政策激励人,真正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这个至关重要的根本问题。(胡遵远)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刘昕)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