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 > 正文

武汉积极推动本土民俗文化在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更新时间:2025-03-20 18:13:30点击次数:480357次字号:T|T



      非遗薪传,艺彩纷呈 。3 月 19 日下午,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教育教研活动,主题为 “非遗薪传・艺彩纷呈 —— 中小学艺术教育中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策略研究”,汇聚了江夏区中小学专职音乐、美术教师200多人,开启了一场民俗文化与艺术教育深度交融的探索之旅,推动本土民俗文化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

       在报告厅的大屏幕上播放了《舞龙少年》微电影,用充满活力的画面,瞬间抓住了大家的眼球,营造出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活动在全体音乐教师悠扬的歌声中拉开帷幕,他们共同演唱了《大美江夏》,以动人旋律描绘出江夏的美丽风光与人文风情,饱含着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为活动开场营造出温馨而热烈的氛围。活动的核心环节之一是江夏区文化馆馆长徐竞翔带来的非遗讲座《看“舞龙少年”,听“湖泗风华”—— 江夏地域文化活态传承的多元实践与创新探索》。

       江夏区文化馆馆长徐竞翔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与深入研究,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将江夏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践生动地展现在教师们面前。从舞龙活动背后的历史渊源,到湖泗文化的独特魅力,到金口古镇的数字重生,以及江夏非遗活态传承与实践案例分享,后续联动,由“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打造校本特色品牌。徐馆长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晦涩的非遗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为在场教师们开拓了视野,也为他们在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与方法。让艺术教师们对江夏地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他们探索民俗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图片10_副本.jpg


       湖北美术学院团委绘画学院带来的情景朗诵《千万流量的网红村竟然是画出来的》惊艳全场。表演嘉宾们用饱含深情的朗诵,搭配极具创意的舞台呈现,将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融合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在场观众深切感受到民俗文化与艺术碰撞所产生的独特魅力。

       在精彩的表演之后,金口小学的罗慧老师和徐丹妮老师分别展示了小学音乐课《龙咚锵》与小学美术课《草龙趣味乐无穷》。罗慧老师的音乐课通过欢快的节奏、生动的教学方法,将草把龙文化民俗音乐元素巧妙融入课堂,让学生们在歌声与舞龙律动中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徐丹妮老师的美术课则以草龙为主题,引导学生们动手创作,在趣味实践中传承民俗美术技艺,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这两堂课都是在江夏区体卫艺站教研团队的指导下,老师们自己创编教材与教案,达到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的目标。为在场教师们提供了民俗文化融入艺术教学的优秀范例,引发了大家对课堂教学创新的深入思考。

       此次活动由江夏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站、江夏区文化馆主办,江夏区金口小学承办。这场意义非凡的教研活动,不仅提升了艺术教师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水平,更为江夏区中小学艺术教育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通过专家讲座、精彩表演和课例展示,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助力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增强文化自信、提升艺术素养,传承非遗文化,在江夏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常魁星 罗晓萍 陈瑾 曹蕾)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罗少雄)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