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药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健康医药 > 正文

中医药抗衰取得原创成果 为防治老年疾病提供新思路

更新时间:2021-12-16 13:12:28点击次数:40079次字号:T|T
中国新闻网讯 12月15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医药防治过早衰老高峰论坛”在石家庄举行。会议以中医药抗衰老理论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为主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参加会议。会上发布了“气络学说指导八子补肾胶囊抗衰老研究项目”取得的重大原创成果。 主办方供图 当前国际医学界对衰老的认识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衰老不仅是机体功能的衰退,而且是导致多系统老年性疾病重要发病因...

中国新闻网讯 12月15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医药防治过早衰老高峰论坛”在石家庄举行。会议以中医药抗衰老理论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为主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参加会议。会上发布了“气络学说指导八子补肾胶囊抗衰老研究项目”取得的重大原创成果。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主办方供图

当前国际医学界对衰老的认识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衰老不仅是机体功能的衰退,而且是导致多系统老年性疾病重要发病因素,衰老机制与传统认识的疾病危险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参与了老年性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多重因素影响导致老年性疾病高发早发,严重影响健康与寿命。“气络学说指导八子补肾胶囊抗衰老研究项目”以气络学说为指导,提出“精是生命起源、气是生命动力、神是生命体现”的精气神理论,从“肾元亏虚,累及五脏,五脏所伤,穷必及肾”的整体观,提出中医衰老机制——“肾精虚衰”是衰老根本、“元气亏虚”是衰老关键、“形神耗损”是衰老表现,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的抗衰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基于上述理论汲取两千年来补肾用药经验之精华,确立“补肾填精、燮理阴阳、温扶元气、充养形神”治法,总结“子类养精、黑色入肾、血肉有情”用药特色,制定了八子补肾胶囊组方,全药具有补精化气、补气化神、充养形神的抗衰老作用,有望成为中医抗衰老的代表性中成药。经前期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八子补肾胶囊可以改善整体衰老、系统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特色优势。

实验研究发现,八子补肾胶囊可增强抵抗外界刺激能力,延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改善衰老小鼠虚弱指数及整体外观表型,明显优于对照品NMN、雷帕霉素;维持细胞端粒酶活性并延长端粒,上调长寿蛋白Sirt6,下调衰老相关蛋白P53表达,并通过抗炎、抗氧化发挥延缓衰老作用。临床研究证实,八子补肾胶囊可显著改善腰膝酸痛、神疲、健忘、乏力、畏寒肢冷、头晕耳鸣、性欲减退等肾精亏虚症状群表现。

在防治系统衰老方面,对于心血管系统,八子补肾胶囊补充植物雌激素,抑制血管炎症,减轻卵巢切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效减轻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可减轻卵巢切除术致衰老小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心脏纤维沉积,改善心脏功能。对于神经系统,该药可有效改善衰老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促进大脑衰老细胞清除;改善卵巢切除致衰老小鼠认知功能,减少海马和皮层衰老细胞数量,促进神经再生。

对于运动系统,该药可改善早衰模型动物骨微结构、增加骨弹性,提高骨强度,促进骨合成,抑制骨分解,维持钙磷代谢平衡,改善衰老小鼠肌肉耐力、抓力及平衡力;临床研究证实,八子补肾胶囊可显著提高运动机能,有效缓解疲劳;增加肌肉、减少体脂重量、降低体脂率,维持运动耐力。对于生殖系统,八子补肾胶囊可有效改善自然衰老小鼠睾丸生精细胞状态、增加生精细胞数量,提高早衰模型小鼠性激素水平;临床研究证实,八子补肾胶囊可有效提高阳痿患者血清睾酮水平,改善性功能。

“气络学说指导八子补肾胶囊抗衰老研究项目”将传统中医理论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在中医药抗衰老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产生了重要的原创性成果。未来,该项目将围绕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三方面开展工作,系统深入开展文献梳理研究,丰富和深化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抗衰老研究的科学内涵。采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在整体、系统、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的多个层面,揭示衰老发生的机制及其对老年性疾病的影响,阐明基于气络学说的精气神理论指导下八子补肾胶囊抗衰老及防治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为防治老年性疾病提供新的理论和思路,对于促进有生命质量的长寿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与战略意义。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